集合并发修改异常
集合并发修改异常
先看例子
在对集合进行迭代器遍历时,在遍历过程中对集合中元素进行增加或删除,在删除数据之后会报并发修改异常。
原因:
在迭代过程中,不能修改集合结构。
我们采用 hasnext()方法判断集合是否还有元素可遍历,采用 next()方法获取元素。而 next()方法会每次检查集合结构是否发生变化。
1 | public E next() { |
next()方法会在第一行调用 checkForComodification()方法检测集合结构是否发生变化。如果发生变化则会报异常。
1 | final void checkForComodification() { |
checkForComodification()方法会检查集合结构是否发生变化。
cursor 是下一次要取的元素下标,next()方法执行后,cursor 就会往后移动一下。
这里modCount是 ArrayList 继承自 AbstractList 的变量,用来记录集合元素个数发生变化(增加和删除)的次数。
expectedModCount是类 Itr 的变量,是迭代器记录集合元素个数变化的次数。如下图所示:
1 | public Iterator<E> iterator() { |
在调用 iterator()方法时会返回一个 Itr 类的对象,同时会创建变量 expectedModCount,并将 modCount 传递给它,此时这两个值相等。
1 | public E remove(int index) { |
1 | public boolean add(E e) { |
1 |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Internal(int minCapacity) { |
而我们在对集合中添加或删除元素时,都会改变 modCount 的值,如上图所示:
当添加或删除这个操作在迭代过程中时,next()方法检查到 modCount 与 expectedModCount 值不一样,就会报并发修改异常。
那为什么迭代器自己的方法不会报异常?如下所示:
1 | public void remove() { |
我们发现迭代器自己的 remove()方法底层还是调用集合的 remove()方法,但比集合的 remove()方法多了一个在删除过后修改 expectedModCount 变量的过程。
使得删除后 expectedModCount 和 modCount 的值相同,这样在下一次 next()方法时,就不会报异常。
并发修改异常的意义在于保证迭代器获取到正确的元素。
解决办法:
1、在迭代器中不使用集合的增加删除操作。修改操作没有影响(修改操作不会改变集合元素的个数)。
2、当需要在迭代过程中需要对集合增加元素时,可是采用 Iterator 的子类 ListIterator,采用 listIterator()方法,该方法会返回一个 ListItr 类(仅支持 List)的对象,该类提供了反向遍历及增加的方法。
其他:
1、当 next()方法获取到的是集合的倒数第二个元素的时候,使用集合的删除操作不会发生异常
此时是因为:
当遍历到倒数第二个元素时,此时 cursor 的值为 size-1(倒数第二个元素的下标索引为 size-2,next()方法执行后 cursor 会加 1),而在此时进行删除操作后,size 的值会减一,变的和 cursor 相同。
1 | public boolean hasNext() { |
程序继续执行,hasnext()方法判断 cursor 和 size 相同,会返回 false,集合遍历将会终止。
2、在 foreach 循环遍历集合时中也不能采用集合的增加删除方法。因为 foreach 循环底层也是通过迭代器进行遍历,如果修改,同样会报异常。
3、**